在家装的整个过程中,签订房子装修合同应该说是为要紧的一步,签订合同就是对于大家的房子一个保障。那签订装修合同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呢?
◆图实惠:凭价格选择装修公司
装修公司在家居装修价格中给买家设下的陷阱多。一般好的装修公司都是明码标价,在价格上决不会随便大幅下调。但凡装修公司随便许诺给买家在价格的基础上下调超越20%的,该公司一定会在材料或工艺上另想“方法”了,或“节省”材料或减少水平。一般装修公司正常的打折幅度应该在5%到15%之间。另外,买家在讨价时要把握分寸,价格不是越实惠越好,而应该让装修公司合理地挣到收益,才能确保装饰工程的水平。
有的买家同时会到几个公司咨询,选择一个价格的装修公司。当时或许会觉得占了实惠,但还可能上当被骗。由于各公司之间有非常大差异,规模、管理、材料、工艺水平都影响价格,企业的价格更不是越低越好。
◆盲目轻信:装修公司“设圈套”
因为买家常见缺少专业常识和经验,因此比较容易被部分不法装修公司迷惑而上当被骗,其中各有不同。
1、盲目相信所谓“大公司”——有几类公司容易取得买家的信赖,一是打着一些大建筑装饰企业牌子的公司;二是信口吹嘘自己是资质“一级”、“二级”的公司;三是在广告中“自封”的大公司。买家在找这类所谓“大公司”时一般要吃亏,因此在确定装修公司前,必须要看这类“硬件”:营业执照、资质证书,而且要看原件;若是大企业的下属部门,必须要怎么看人委托书原件;别相信复印件,由于被投诉的公司中相当一部分是冒用、假造其他人营业执照、资质证书的;还要看其营业场合规模怎么样,从业职员的素质如何。有了这类保障,那些所谓的“大公司”就会露出马脚。
2、轻信熟人介绍——尽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但仍是数见不鲜。有的买家在家居装修中托朋友、找熟人,装修公司来个“杀熟”,不但价高、质差,而且还拖延工期。一旦发生纠纷将来,熟人、朋友也不管用,买家很被动。因此,买家在装修时尽量不找熟人、朋友,在洽谈时把家居装修预算和设计都确定下来。假如要用熟人推荐的装修公司也可以,但也要办理合法的手续,合同、预算、图纸一样也不可以少,不然就会出现问题。
3、盲目相信样板间——装修公司做一个或几个样板间,带买家免费观赏,不少买家看了将来很认可,当场签协议,而装修完买家发现自己家里的装修水平和样板间相差非常远,大呼上当。所以买家在选择装修公司时既要看样板间,更要看工地。一要看正在施工的工地,如此材料和半成品与企业的管理、工人的素质都好了解;二要看马上交工的工地,它可以反映出装修企业的平时水平,可以看出一般工地与样板间的差距。
4、轻信不实广告:不少去消协与家居装修协会投诉的买家,其投诉理由之一就是装修公司广告怎么样怎么样好,使他们选择了这家公司,但事实上名不符实而上当被骗。因此需要提醒买家的是,任何公司做广告都要请专业人士来策划包装,可以说任何广告都会宣传对企业有利的方面。对于买家来讲,在选择装修公司时,不只要看广告,还要对广告内容的实在性进行考察,假如符合实质就能信,不然就不要信。
◆太草率:签家居装修合同书不细致
不少买家在与装修公司发生纠纷后,才发现当初没注意家居装修合同书、草率签字,如此在发生纠纷后,买家总是处在很被动的地方。譬如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,在合法的家居装修工程合同中,装修公司每延误工期,就要被扣除工程总造价的3%。结果装修公司将这个项目改成了“违约赔付甲方3%元”,故意省略了“工程总造价”这五个字。结果装修公司每误工,仅需赔偿买家3分钱。如此即使装修公司已无故拖延工期达半年以上,而买家的合法权益仍得不到保障。所以签协议可谓“一字千金”,买家必须要仔细。
以上就是香香记者为你介绍签订装修合同的三大需要注意的地方,在签订的时候,买家必须要提升警惕。